“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下 三星把握机遇高质量转型增势
时间:2021-04-22  
     

日前,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在海南博鳌召开,拥抱产业变革是论坛重要议题之一。未来五年,全球将进入产业革命加速期,而构建国内和国际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已写入中国十四五规划,成为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主线。如何在双循环新格局下把握好产业变革之路,与会者集思广益,引发热烈讨论。

在中国持续扩大改革开放的背景下,外资无疑是中国双循环新格局构建的重要参与者,也是中国产业升级、保证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根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组织发布的《全球投资趋势监测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外国FDI(直接投资)总额骤降42%,但中国FDI逆势增长4%,总额达1630亿美元,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外资流入国。而商务部此前发布的2020成绩单同样亮眼,中国全年使用外资近1万亿元,实现引进外资总量、增长幅度、全球占比三提升

这些振奋人心的数据背后,实则是在全球疫情的特殊背景下,中国吸引外资的磁力进一步增强。无论抗击疫情、复工复产,还是保障民生、推动经济增长,中国市场自我修复与发展的速度给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吃下定心丸,增强了他们加大在华投资和长远发展的信心,三星就是其中非常典型的代表。

疫情大考坚定外企发展信心

2020年,在全球疫情仍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的情况下,中国疫情防控工作精准有力,并全力推动各行业企业复工复产,最终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领跑复苏,增长2.3%,为陷入深度衰退的世界经济带来难能可贵的一抹亮色。而在这场疫情大考下,中国通过一系列实际行动彰显出特殊时期依然对外企开放的决心和信心。

2020年初,中国如期落地实施《外商投资法》,明确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并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落实制度。疫情肆虐全球后,中国政府及时推出国际客运包机计划审批绿色通道,以大力支持在华外企复工复产。这让三星等外资企业看到了中国开放政策的延续性,中国经济发展的韧性,更加坚定了在华扎根,持续发展的信心。

2020年,三星为确保西安半导体存储芯片项目、天津MLCC(多层陶瓷电容器)项目等在华重大项目顺利推进,包机24架,通过中韩绿色快捷通道,运送了超5500名外籍工程师跨国复工,而这对中国双循环格局的构建意义非常。

三星西安半导体存储芯片项目主要生产全球领先的3D V-Nand 闪存芯片,该项目自2012年落地陕西以来,投资额从最初一期的100亿美元,追加到二期的150亿美元,创下并保持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子信息行业最大外商投资项目纪录。20203月,疫情特殊背景下,项目二期工程第一阶段项目产品顺利下线上市,全年实现满产,二期第二阶段项目也将于今年如期投产,创造了三星在华发展的陕西速度西安效率

\

三星西安半导体工厂全景图

该项目不仅解决了上千人就业,而且还带动一批配套电子信息企业落户西安,极大推动了西安半导体产业链的形成,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的形成,促进了中国西部地区产业升级。产业升级是长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亦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经济基础。该项目所生产的产品不仅能极大满足中国科技企业的高端化发展需求,激发中国内需潜能,还可以提升高精尖产业的出口竞争力。

天津MLCC(多层陶瓷电容器)项目是三星电机在海外投资的最大MLCC生产基地之一,预计今年投产,建设速度之快同样令业界惊叹。MLCC被称为“IT产业的大米,对于电子设备产业来说不可或缺,而且目前已逐步扩展到5G基站、新能源发电、新能源汽车等更广泛的领域。作为全球主要的消费性电子产品生产基地,中国是全球最大的MLCC消费大国,该项目投产后不仅会极大满足中国手机、电脑、汽车电子等制造企业对基础电子元器件的庞大需求,助力中国经济内循环,而且还会提升天津电子产业水平和国际化程度,进而促进中国经济外循环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但以三星为代表的外资企业并没有放缓在中国产业战略调整和产品转型升级的步履,甚至实现逆势增长。据统计,2020年,三星在华新增投资54亿美元,几乎是三星1992年入华以来投资最高的年份。

开放不止步是一针强心剂

虽然,双循环是中国去年才提出的新词,但从外资企业入华以来的发展历程来看,无论对中国内需潜力的挖掘,还是对外出口业务的拉动,他们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星入华近30年时间,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鼓点,紧跟中国政策及市场发展的风向,参与并见证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与腾飞。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把具有技术先进产品出口特征的电子产业作为引进外资的首选,1992年,三星进入中国市场后,在天津等东部沿海城市引入数码电子、家用电器等整机产品生产线,从简单的组装加工做起,不仅丰富了中国消费者需求,也助推中国制造走向世界。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不断深入,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并很快成为全球制造的中心之一,三星根据中国政府区域发展战略变化,将在华投资区域从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产业集群地带逐步扩展到中国中西部等内陆地区,极大推动了中国区域产业经济崛起。在这一时期,中国消费者的腰包也鼓了起来,对电子消费品的需求呈高端化、优质化趋向。三星则开始加快本土化研发战略,力求及时开发满足中国消费者需要的高品质产品。

2015年,中国首次提出供给侧改革”,要求在适度扩大内需的同时,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依靠科技进步、管理创新等为驱动,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实现产业全面转型升级,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成为这一阶段所有在华企业的新使命。三星顺应形势变化,将最早期的电子组装加工业转为核心尖端零配件生产,并加快布局半导体、液晶面板、电动汽车电池等技术密集型新兴产业的在华投资,谋求高端化、多元化发展,树立了外企在华产业转型升级的典范。

\

三星西安半导体工厂车间

现如今,中国努力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作为中国市场中重要的外资企业,三星一方面加快本土化战略,积极推进与在华产业链上下游4000余家企业的深度合作,为中国消费者创造高品质智能产品的同时,共同促进中国国内经济大循环。另一方面,三星将在华产业投资加速向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型,融入中国产业链供应链转型升级。

数据无声最有力。入华近30年,三星致力于做中国人民喜爱的企业,贡献于中国社会的企业,目前在华共设立近20家生产工厂,8个研发中心,拥有员工近7万名。截至2020年,三星在华累计投资额近460亿美元,其中高精尖产业领域投资累计346亿美元,占总投资比重高达76%

\

三星在华发展三级跳

2021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进一步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促进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依法保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环境愈加利好,在当下中国正加紧构建的双循环新格局下,三星有优势也有信心再次贡献强大科创力量,实现在中国市场开新局谋共赢。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发布本文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资理财需谨慎,切勿轻信投资承诺,本站与任何网上投资行为无关。

【已有 0 位网友发表看法,点击查看>>
相关新闻
发帖
已有 0 条 跟帖
还没有账号,马上 注册>>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的看法,不代表中国财经网立场。
新闻评论排行
新闻图片推荐
新闻24小时点击排行榜
专题
中国财经网-环球经济网门户版权所有 ©2010-2021  北京市公安局国际联网备案号:1101082180  
京ICP备10217062号-2 Powered by fecn inc